發布于2025-03-30 有55人閱讀
徽州匠人手中的刻刀在木石間游走,刻下的不僅是花鳥蟲魚的紋樣。承志堂門樓上"百子鬧元宵"的磚雕群像,暗含著人丁興旺的祈愿;盧村木雕樓里層疊的萬字紋,實則是家族財富的密碼圖譜;宏村承志堂的冬瓜梁上,用透雕技法刻出七層紋樣,每一層都在訴說著徽商行走四方的艱辛——外層的漁樵耕讀是示人的雅致,內里的搖錢樹與元寶紋才是真實的生存渴望。
這些鐫刻在建筑上的紋樣,構成了徽州人的精神圖騰。西遞大夫第門罩上"商"字形的磚雕,既是對商賈身份的隱秘彰顯,又是對"士農工商"傳統秩序的微妙抗爭。當月光穿過漏窗灑在青石板上,那些被時光磨亮的紋路,仍在講述著明清徽商"以賈代耕"的生存突圍。